- 发布日期:2025-05-22 09:23 点击次数:100
2009年5月22号,在浙江省衢州市的一个小山村里,好多村民和媒体记者都聚到了一起。大伙儿都在盼着一个既重要又特别的人物。不一会儿,这个人带着他夫人走进了村子,原本安静平和的小村庄一下子就变得热闹非凡了。
这位“特别的来宾”兴奋不已地喊道:“找了这么久,终于有了爷爷老家的消息,这回可以好好查探一番了!我其实是回来找祖宗根源的!”这位“特别的来宾”,正是毛主席唯一的孙子毛新宇。
清漾村是个藏在浙江省江山市山里头的古老小村庄。这儿的村民全都姓“毛”,还是个名副其实的“文人村”。江山的第一位有记载的状元就是这儿的人,而且近代以来,这里还出了不少大学问人:有钻研国学的老专家,也有中国科学院的院士。
毛新宇这次回到老家“探寻根源”,让大家突然对毛主席家的历史背景感兴趣起来。原来啊,韶山毛家的老祖宗是叫“毛太华”,而毛主席正是毛太华的第20代后人呢。
另外,清漾村成了大家热议的话题。听说湖南韶山并非毛泽东的老家,那毛新宇为何跑到浙江这个小村庄来“寻根问祖”呢?韶山的毛氏老祖宗毛太华,跟清漾村到底有啥瓜葛?这两个地方的“毛家人”,他们的血脉又是如何相连的呢?
【《清漾毛氏族谱》惊现于世,毛新宇“归根寻祖”】
清漾村受到大家瞩目,全靠一本叫做《清漾毛氏族谱》的书出现。而这本《清漾毛氏族谱》能完整地被大家看到,多亏了一个退休干部的不懈努力。
1999年那个夏天,已经退休的江山干部毛永国,从他相交多年的老友“徐大夫”那儿听到了一个消息:清漾毛家的一个后代,打算卖掉一整套《清漾毛家族谱》。毛永国一听,心里急得跟热锅上的蚂蚁似的,因为他特别清楚这本族谱有多重要和珍贵。
从北宋时候起,江山县的进士毛渐就开始编写《清漾毛氏族谱》,到现在已经超过1000年了。那时候,清漾毛家手里头只有些不完整、东拼西凑的族谱资料。
毛永国是毛家的后代,他一直有个心愿,就是想好好琢磨琢磨毛家的家谱。
听到这个消息,他赶紧去找卖族谱的同族亲戚,亲眼见到了那套完整的《清漾毛氏族谱》。当时他特别兴奋,马上就说要买。可没想到,这套族谱要3000元,这在当时可是个大数目,因为那时候内地工资高的一个月也才几百元。毛永国说了句“等等我”,然后就开始到处借钱,好在有领导和其他毛家人的帮忙,最后他终于把这本珍贵的、完整的《清漾毛氏族谱》买到了手。
毛永国买下了那本族谱,但他并非想独占为己有,更不是打算藏着不卖。没多久,他就把《清漾毛氏族谱》捐给了江山市档案馆保存起来。
2001年的时候,江山档案馆递交了申请,说《清漾毛氏族谱》这本书非常有价值。到了2002年,这本书就真的被选进了第一批《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》里。
档案馆经过一番研究和整理后,得出了一个新发现:清漾村的毛氏家族是毛主席的老祖宗,而且清漾村还是韶山毛家人的老家,这事儿引起了大家的热烈讨论。
这时候,毛新宇也听说了这件事,由于这和他爷爷的老家以及家族历史有关,他便打算去清漾村走一趟。
毛新宇去清漾村之前,特意翻了翻韶山毛家的家谱,找到了说他们家老祖宗是从江西来的,从宋朝的工部尚书让公开始,就一直住在三衢那边……这些讲家族来历的记载。那个“三衢”啊,就是现在的衢州衢县,清漾村在古代就是属于“三衢”这一片地方的。
毛新宇乐意地给《清漾毛家名人录》写上书名,还和家人一起完成了这次“追溯家族根源”的旅行。
【毛新宇见证“呈谱归宗”,完成祖辈心愿】
毛新宇来过清漾村后,这个地方就出名了,大家都知道了“清漾毛氏”是江南毛家的老祖宗。
那年10月,清漾村办了个“毛家人回归宗族谱系”的大活动。来自五湖四海的毛氏宗族代表都回到了清漾的老祖宗家门前,一起参加了庄严的归宗认亲仪式,在场的每位毛家亲人都感动得眼泪汪汪。
毛新宇现身活动现场,身为韶山毛家后代,他亲眼目睹了“认祖归宗”的整个过程。他满怀感情地说:“到江山清漾找寻祖先的足迹,是我作为韶山毛家后人的责任,也是完成祖父和父母生前愿望的一件重要事情。”
说起来,年轻的毛泽东曾在北大图书馆当管理员,在那段时间里学习工作时,意外地碰上了“清漾毛氏”家族的后代,有了一段不经意的相遇。
那时候,北京大学有位名叫毛子水的教授,他可是清漾村走出来的国学大咖。有次,毛子水教授去图书馆翻找古书,碰巧遇到了年轻的毛泽东。因为两人都姓毛,加上毛泽东年轻有为、才华横溢,所以他们聊得特别投机。
毛子水笑着开玩笑说:“说不定咱俩五百年前是一家呢。”
没想到几十年前毛子水随口说的一句话,竟然成真了。这本《清漾毛氏族谱》完完整整地显示:韶山的毛家和清漾的毛家是一家子,毛泽东和毛子水还真是同宗同源呢。
《韶山毛家的家谱》里讲得很明白:老祖宗毛太华原来住在江西,后来搬到了云南澜沧卫,就是现在的永胜县,接着又去了湖南湘潭,最后才在韶山安顿下来。因为这样,以前就常有外省的毛家人来韶山认亲戚。新中国成立后,毛家人认亲的事儿还发生了好几回。毛主席虽然对这事儿挺赞同,但他因为身份特别,工作又忙,怕引起误会,所以就没能亲自参与。
从90年代开始,毛主席的后代们为了达成老一辈的期望,多次参与了“寻根问祖”的活动。
1997年春天4月份,毛主席的女儿李讷去了云南永胜县的“毛家湾”,看望了那里毛太华后人的家族成员;转过年来的1998年1月6日,李讷和她丈夫,还有刘思齐一起到了江西吉水县的八都镇,瞻仰了纪念毛主席祖籍的“毛泽东祖籍八都”碑。
毛新宇是毛主席唯一的孙子,也是韶山毛家人的后代,他还挺挂念清源那边的毛氏家族。除了2009年他来了两次,到了2011年10月,清漾村的“毛泽东纪念馆”开张那天,毛新宇又专门跑到清漾村,给纪念馆送去了好多有关的书和资料。
【毛氏薪火相传3000年,毛新宇担起重任,传承家族文化】
毛家人和一些研究人员,通过查看《清漾毛氏族谱》,还有韶山、吉水、永胜等地方的毛家族谱资料,终于弄清楚了毛家祖先是从哪里来的,以及他们是怎么一步步迁徙到现在的地方的。
毛家的人原来姓“姬”。周文王有个儿子叫姬郑,他被封到了“毛国”,从那以后,就有了“姬姓毛氏”这一支。而这个“毛国”,就是毛家人的老家,现在位于陕西华县。
西周结束后,毛国搬到了河南宜阳,那之后的“东周毛氏”因为掺和了王位的争夺,毛国就没了。从那以后,毛国的后代就不再姓姬,而是改姓“毛”。到了春秋快结束的时候,毛姓家族又搬到了古荥,他们在河南原阳慢慢变成了个大户人家。
东晋时候的毛宝,从原阳跟着晋元帝司马睿一起迁到了南方,他是江南毛家的老祖宗。他的后代就在清漾村安了家。从那以后,浙江江山县的清漾村,就成了江南毛家人的老家。
北宋早期,“清漾毛家”的后代毛休做了江西吉州的太守,后来他带着全家在吉水安了家。这么一来,吉水八都就成了“江西毛家”的老家;“江西毛家”是从“清漾毛家”分出来的一支。
元末明初时候,有个叫“毛太华”的人,为了躲避灾祸跑到云南,到了明朝初年,他又搬到了湘潭,最后他们一家子在韶山安了家。所以说,韶山的毛家,其实是江西吉水那边毛家的一个后代分支。
从很久远的西周初期,也就是大概3000多年前的公元前1000年到现在,“毛家”的后代一直延续不断,已经走过了3000多年的漫长岁月。
毛家人一直传承着重视读书、讲礼貌、勤劳持家的好风气,像“读书出名,清白做人”、“别做亏心事对不起祖宗,要给后代留个好榜样”这样的话常挂嘴边。而且,毛家还有一堆严格的家规家训,特别是那十条训诫,让毛家的后代都要好好修炼品行,以德为先。
毛主席作为新中国的伟大领导人,特别看重对后代的教育,而他的孩子们也都没有让这位伟大父亲失望。
毛岸英,是毛主席的亲生大儿子。他从苏联回来以后,遵照毛主席的严厉教导,主动参加了解放区的土地改革、新中国的工厂建设等一线工作,从来都不靠老爸的关系得到啥“特别优待”。
要是说有啥“特别帮忙”的地方,那可能就是我因为参加“抗美援朝”,唯一一回靠了父亲的关系,这样我就成了彭德怀带领的志愿军里的“头号士兵”。结果,为了守卫家园的伟大任务,毛岸英在外国土地上献出了生命。
毛岸青,是毛主席的第二个儿子,他小时候和哥哥毛岸英一起在苏联学习、生活。等新中国成立后,尽管有“领袖儿子”的身份,但他没有想着要啥特别待遇,而是靠着自己俄语说得好,在军事科学院里专心搞研究。
他多年来默默努力,已经翻译并出版了十多本马列主义的经典作品和政治理论书。另外,毛岸青也一直专注于毛泽东思想的研究,主编了多本关于毛泽东的书籍,还在不少刊物上发表了几十篇回忆文章。
毛新宇,毛主席的孙子,打小就受到了十分严厉的教育。他回忆道:“小时候,爸妈常带他到革命老区、偏远乡村走走看看,还不停地给他讲爷爷和大伯的过去,叮嘱他要记住爷爷的教诲和大伯的付出,努力成为毛家出色的后代。”
毛新宇渐渐长大后,心里非常明白“爷爷”为新中国成立所做的巨大贡献,但他性格谦逊,行事低调,慢慢接过了父母肩上的担子,履行起作为毛主席子孙的使命。
1992年,毛新宇大学毕业了,他做了个决定,先把最爱的明清历史研究放一放,转而去钻研毛泽东思想。为啥呢?就因为妈妈邵华跟他说的一句话:“你是毛主席的孙子,得研究毛泽东思想啊。没错,他有这个责任,也得担起这份责任来。”
从1990年开始,毛新宇着手撰写关于毛泽东的文章和书籍,陆续推出了好几本探讨毛泽东思想的专著,像《毛岸英,我的伯父》和《我爷爷毛泽东》就是其中的代表作。
现在的毛新宇,已经配得上被称为“毛主席的后代”。
另外,由于他在工作和研究上表现出色,2010年他得到了少将军衔的荣誉。作为首个“70后”少将,毛新宇很低调地说:这个荣誉其实是大家对我的喜爱,可能也是大家把对我爷爷的那份尊敬,也给了我一份。从这些话里能感觉到,毛新宇并不看重军衔的高低,他更关心的是能不能在自己的岗位上多做点实事。
除了做研究和日常工作,毛新宇还特别上心毛家认亲的事儿,他心里明白,这也是他爷爷和爸爸辈一直很在意的事情。
当《清漾毛氏族谱》面世时,他心里别提多激动了。不过,他先压下这股激动,仔仔细细研究了韶山毛氏的族谱,还问了好多专家。这才有了后面的事儿:他满心恭敬,领着家人,一块儿去清漾村祭拜毛氏老祖宗的宅子,踏上了一段寻根问祖的旅程。
家族姓氏的传统,一直以来都是咱们中国文化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。就像毛新宇讲的那样:江山清漾地方,确实是韶山那边毛家人的老祖宗住的地方,也是江南毛家的起源地;他这次来,就是以一个韶山毛家后代的身份,回来认亲归家的。
2003年12月26日,正好是毛主席诞辰110周年的日子,毛新宇的宝贝儿子来到了这个世界。为了纪念伟大的毛主席,毛新宇给儿子起了个名字,叫毛东东。毛新宇很看重家族的传统,特别是在孩子的思想教育上。就像他的父母一样,他也经常带着小毛东东去各地的红色教育景点,让孩子多学习、多感受。
听了毛新宇在清漾村探寻祖先足迹的故事,真让人感叹:一个家族能够繁荣昌盛,真的是因为这种好的家风,还有对好家风的代代相传啊。
- 建国后,主席收到发妻好友来信,他是如何处理的?_李淑一_毛主席_杨开慧2025-07-07